拐杖铺就助残路 爱心浇灌幸福花|环球微头条

2023-02-22 14:12:23     来源:大众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33岁的郭玲玲幼时因病导致肢体三级残疾,但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韧劲,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,2011年被选聘为肥城市安驾庄镇残疾人专职干事。如今已经在专职干事的岗位上干了11年。11年间,她始终秉持为残疾人兄弟姐妹“谋幸福”初心,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办实事、解难题。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残疾人的广泛赞誉,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优秀残疾人工作者、优秀残疾人专职干事。

疫情期间电话牵 声声慰问暖心间

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阻碍了人们前进的脚步,也为郭玲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。为更好了解疫情期间残疾人的生活情况,打电话、发微信成了她的工作日常。安庄村王大爷的残疾人证快到期了还没有换证呢;东赵村的梁大叔没法外出打工了,生活还能过得去吗;锁鲁城村苑大娘孩子不在身边,防疫措施做好了没有?……这些点滴小事成为了郭玲玲的心头大事,她牢记心间。几天的时间,全镇2000余名残疾人相继接到了郭玲玲的爱心电话,次数多了,称呼慢慢的由“郭干事”变成了“小郭”,更有亲昵的叫“闺女”。“殷殷问候语,润物细无声”。就这样,她用手机拉近了与安驾庄镇残疾人的距离,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关怀和温暖,疫情虽在,仍自心安。

躬身遍访明底细 倾情服务零距离

安驾庄镇共有残疾人2000余人,占全市持证残疾人的十分之一。十多年以来,她拄着拐杖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户残疾人家庭,将政策送到了家门口,将服务送到了心坎上,用拐杖丈量着扶残助残之路,用脚步传达着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之情。她总是说,“我自身身体条件可以克服,每一户残疾人只有亲自看看心里才踏实”。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,她给全镇残疾人分门别类建立了档案,“刘大爷是特艺人才,他画的画特别好,曾多次参加展览;梁大爷是致富能手,养獭兔,能月入3000元,……”提起镇里的残疾人,她张口就来,如数家珍。

残疾人证是残疾人的“身份证”,也是他们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依据。“郭干事,我婆婆户口是咱镇的,但在济南居住,现在卧床不起想办个残疾人证怎么办理呢?”一大早,郭玲玲的电话又响起了,一天的工作拉开了帷幕。“大姐,残疾人证也可以异地办理,您可以……”郭玲玲和和气气的解释着残疾人证办理程序。十天后,远在济南的王大姐收到了郭玲玲寄来的残疾人证。其实,像王大姐一样享受到“快通道”“家门口”待遇的还有很多。在郭玲玲的帮助下,洼里村56件轮椅等辅具送进了门,后寨子村13名卧床不起的残疾人享受到上门鉴定服务。

忧心就业勤思量 量身定制帮扶方
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平台一直都是郭玲玲的心头事。她深知,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。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,郭玲玲认真研究政策,在“精准”二字上苦下功夫,针对每一个残疾人的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。对已有就业项目的残疾人,帮助争取资金扶持,扩大项目规模;对没有技能的残疾人,推荐他们参加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,增加创业就业的能力资本;对于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,组建就业微信“朋友圈”,转发企业招聘信息,推荐参加就业招聘会;她还鼓励残疾人抓紧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居家就业,支持残疾人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展示职业技能和自身风采,建议村镇设立公益性岗位优先考虑残疾人。她积极响应号召,发动村集体、社会机构、企业等力量,建设了3家“如康家园”,为智力、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、安心就业、体现价值的温馨港湾,激发了他们摆脱“不是家庭包袱”的信心和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。

“一路走来,我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磨难,但我知道,作为一名残疾人,一名残疾人工作者,只有经受严寒酷暑、风剑霜刀的磨砺,才能像梅花一样即使在在冰天雪地里也能傲立枝头、吐露芬芳。”11年来,郭玲玲脑子想的,心里装的都是她安驾庄镇的残疾人,她用锲而不舍、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。“残疾人事业是一个春天的事业,我情有独钟,并将坚守初心不懈奋斗,让每个残疾人的幸福都能向花儿一样在春天里绽放。”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王富英 报道)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